11月9日,由中国足球协会和我校共同主办,国际足球联合会(FIFA)支持的“中国足球论坛(2016·清华)”在主楼后厅举行。中国足协常务副主席张剑、我校副校长薛其坤、国际足联高级发展经理麦克·菲斯特、足联及亚足联发展部主管斯图亚特·拉曼、葡萄牙驻华大使若热·托雷斯-佩雷拉等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薛其坤在致辞中首先对出席本次论坛的国内外及社会各界嘉宾表示欢迎,并表示,清华大学一直将体育视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人格与灵魂的深入塑造具有重要作用,也秉承着这一理念,在校内广泛开展群众性足球竞赛活动。希望在清华的带动下,能在社会上形成崇尚体育运动的风气,为体育事业的开花结果提供更好的土壤。同时,他还呼吁各领域热爱足球的科研工作者们加深与政府主管部门、相关的社会团体和企业的沟通,用严谨、理性的科学态度,去研究、去揭示足球作为一项竞技运动和一门产业的发展规律,为国家足球竞技水平的提高、足球产业的发展乃至体育事业的繁荣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张剑在致辞中表示,《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引发、实施一年多以来,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各项工作的落实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形成了完整的顶层设计,改革发展方向和路径更加明确清晰。中国足球从协会管理体系、管理模式、青少年足球培养、发展环境和氛围、足球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在逐步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他还呼吁各位同仁解放思想、凝聚共识、不断创新,全力投入,进一步推动足球改革向纵深发展。
本次论坛分三个板块,就足球体系、足球产业和校园足球三大主题分别展开讨论。在“中国足球体系构建”版块中,英格兰足球总会高级区域经理凯勒姆·厄文分享了英格兰足球协会体系的构建与管理经验。北京凯英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贾立东从产业生态、足球文化以及“互联网+”等角度展开讨论。在圆桌论坛中,中国足协规划法务部主任朱和元介绍了足球改革取得的进展。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刘彤指出,目前体育场地遇到的主要发展瓶颈是土地政策瓶颈,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参与和配合。此外,各位嘉宾还在讨论中提及,未来足协在会员收费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改革和创新空间。
在“中国足球产业发展”板块中,德勤体育产业顾问丹·琼斯介绍了全球足球市场概况。国际足联市场部战略项目经理甘纳·卡纳斯从商业开发的角度介绍世界杯的发展,指出普及率是商业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并建议中国将赛事运营的收入更多地投入到基层建设。我校体育部中国足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葆洁则代表中心公布了第一版《中国足球产业报告》的发布计划,简要介绍了此报告的背景和意义、阶段性成果和进展,以及对中国足球产业发展的初步分析和建议。在之后的圆桌论坛中,来自中国平安、阿里体育、乐视体育和搜达足球的多位商界代表和德勤嘉宾共同探讨中国足球的产业化之路。丹·琼斯指出,中国足球未来需要有更多的基层力量积极参与进来。
在“足球人才培养”板块中,信中利集团合伙人王旭东介绍了“世界名校足球赛”的举办情况,阐述了举办高校比赛对推动青少年足球发展的作用;简极科技总裁罗向望则分享了科技手段对足球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圆桌论坛中,来自政府机关、民间团体、中学和高校的代表共同讨论了对校园足球发展的意见。
2015年举办了第一届中国足球论坛。本届论坛旨在团结社会各界力量,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推动足球改革的深化落实,为新方法、新思路、新项目的诞生提供孵化平台,并力图成为一个专业的、开放的、互助国内顶级足球论坛。来自国际足联、中国足协、英格兰足球总会、地方足协、地方体育局、职业足球俱乐部以及国内外足球领域相关单位400余人参加本届论坛。